9月21日晚,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《海南省“十三五”促进就业规划》(以下称“规划”)。规划认真对标习近平总书记“4·13”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12号文件与就业相关要求,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主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部门分工作了部署安排,共包括十节37条、7个专栏、40项重点任务分工。
规划提出了三方面目标: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,就业质量显著提升。力争到2020年,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.5万人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,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2%以上。二是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,大众创业更加活跃。力争到2020年,扶持创建100个创业创新平台,分级评定10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。三是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,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。力争到2020年,全省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达到10个,大师工作室达到10个,每年为3000名有创业意愿人员提供创业培训,为200名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创业师资培训。
规划明确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促就业创业,推动“双创”促就业创业,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,强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,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,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,构建和谐劳动利益关系,加强组织保障共七大重点任务。
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促就业创业方面,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。规划提出,要围绕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,重点聚焦热带高效农业、旅游业、现代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等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和平台经济、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,结合开展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改革试点,不断拓宽农民、服务业人群、科研技术人员、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创业渠道。
推动“双创”促就业创业方面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。规划提出,要着力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完善创业创新的投融资政策,优化创业政务环境;实施创业平台建设计划,鼓励大众创业,提高创业参与率;以“百万人才进海南”行动计划为契机,吸引中高端人才就业创业,提高创业成功率。
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方面,确保重点群体就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。规划提出,要坚持突出重点,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,支持推动更高比例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;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,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,确保零就业家庭和失地农户至少有1名适龄劳动力实现就业;统筹做好军队转业干部、残疾人、少数民族劳动者、退役运动员等特定群体就业工作,兜住民生底线;重点抓好大学毕业生、农村剩余劳动力、退役军人、城镇困难群体、特定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,促进就业均等化。
强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方面,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。规划提出,要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三大产业类型、十个重点领域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,通过加快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、提升职业教育水平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施全省外语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等多种方式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给。
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,坚持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重点从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、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两方面着力,提升人力资源供求匹配配置效率,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和有序配置。
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方面,重点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均等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、普惠化、信息化等“五化”建设,不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。
构建和谐劳动利益关系方面,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机制,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,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利益关系。
加强组织保障方面,规划提出了加强部门协调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入保障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统计监测和强化督查评估等四方面措施。
为加强规划组织实施,确保规划各项重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,结合海南省实际,规划重点任务细化为40项重点工作,分解到各市县、各部门,压实各方责任,狠抓贯彻落实。
(来源:海南日报)